黄景容:中央《建议》与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7日来源:景容观点作者:黄景容

 

党的五中全会的重大成果之一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该《建议》近日公布。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是《建议》最大的亮点。“十四五”规划是国家下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纲领之纲,具有纲举目张的定位。新发展格局应包括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格局。《建议》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文字不多,但所涉内容极具指导意义。

一、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原文: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体会:

(一)“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1.十九大报告提: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五中全会的《建议》提: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2.这是党和国家关于人才类型的新区分和新要求。适应新发展格局,我国特别需要加强这三类人才培养。

3.值得注意的是:两次大会的类型区分,都强调了技能型。

(二)“实施知识更新工程”。

1.新时代、新发展格局需要新知识,也产生新知识。知识不仅需要更新,而且需要阶段性更新。

2.面临的问题是:谁来更新?怎么更新?职业学校如何实施知识更新工程?这应成为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的新任务。

(三)实施“技能提升行动”。

1.这与国家正在执行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有关。《方案》要求:用3年时间,投入1000亿,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简称为“315工程”。实施“技能提升行动”的核心工作就是抓职业技能培训。

2.为什么强调要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因为,职业技能培训是稳就业的一个有效抓手,是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重要举措,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增加经济收入,扩大消费需求,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我相信,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不是一个“315”工程就能结束的。

(四)“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1.这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第一次把高水平工程师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并列。可称之为新发展格局特别需要的“两高”队伍。

2.“高技能人才队伍”。按国家规定,高技能人才指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三级技术工人。通过履行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职能,技工院校长期坚持培养各级技能人才,也成为国家和社会公认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新时代和新发展格局下,需要有新的“出彩”的业绩。按照职责分工,“高技能人才队伍”由人社部主管。相信人社部会有强有力的新部署,通过出台新文件,供给新政策,促进全国技工院校为国家“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做出新的贡献。

3.“两高”队伍需要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身份是技术工人。在企业,干部与工人名义上可统称为企业员工,但其地位和待遇区别明显。除了技工院校,没有其它学校愿意培养。那么,高水平工程师队伍该由哪些学校培养呢?普通学术型高校、普通应用型高校、职业教育本科院校、高职院校?

二、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原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更加注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

体会:

(一)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需要加强。如何加强?

(二)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工作需要加快。如何加快?

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原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体会:

(一)“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的实质是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

(二)“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这句话很有深意。我有四问:

第一,为什么,不提“职业教育”,而提“职业技术教育”?

第二,为什么,十八大以来,四中全会首提“职业技术教育”,五中全会又提?

第三,是不是因为,我国的职业教育缺了个“心”,少了个“魂”?

第四,“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是不是意味着现在“不适应”或不大适应?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牵头制定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提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五中全会的《建议》不提“模式”,只提“深化”。为什么?

(六)“中国特色学徒制”。

1.其意应包含两个“必须”:第一,职业学校必须搞学徒制;第二,必须有中国特色。

2.“中国特色”的认识。“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强调继承我国自身学徒制的意味,更有明显针对西方国家学徒制的意思。

对于包括学徒制在内的西方职业教育,我们要“洋为中用”。对于西方职业教育,要尊重,但不要迷信;要进入学习,不要陷入照搬;无论是学校管理,模式运行,还是学术研究,不要有“弱者”心态,不要当“打工仔”,要在坚持“四个自信”的道路上有出息地闯出中国学徒制新天地。这样的新天地应该不是现行的现代学徒制的方向,而是现行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升级版。

(六)“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1.“大力”二字反映紧迫性、重要性。

2.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仍是职业学校办学目标。

 

     (作者|黄景容系人社部技工教育专家、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