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网络时代的“数字原住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网络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之一。由于大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身心过渡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加之长期身处校园,接触社会的信息渠道主要来源于网络,网络负面热点事件折射的社会不良现象和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成才。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能力,不仅关乎网络生态文明建设,还关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上好大学生网络素养“必修课”,提高他们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对非理性舆论的抵抗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归根到底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现实社会所倡导的伦理规范同样适用于网络生活。高校要用好课堂主阵地,根据时代特点,结合网络经典案例加强日常道德规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他们在网络生活中追求“真善美”。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基于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正确认识与合理看待发展问题,厘清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临时性问题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的区别,客观公正地对负面事件发表意见,冷静审慎地对待网络舆论。
其次,推进网络规范教育。传统网络教育侧重于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忽视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可能面临的伦理道德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除了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之外,高校还应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以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网络实际案例为教学素材,通过创设情境、模拟辩论、实战演练等方式锻炼大学生健康参与网络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教会他们分析网络热点事件中舆论各方的立场与观点,辨别非理性舆论表达的本质内容。在大学生思想状况发生偏差时,及时纠正观点,强化价值取向,提升情绪控制能力,使其不盲目跟风,学会文明上网、文明发言,理智地表达自身观点和情感。
再其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长期身处“象牙塔”内,负面热点事件暴露的社会问题以及一些片面强调不公平现象的非理性舆论,使他们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对此,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基础设施和教师团队;对大学生长期开展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思想互动,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勇敢地克服困难和挫折。另一方面,高校还要打好社会现状“预防针”,将大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社会不良现象和自身面临的价值观念、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问题进行困难预设,在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作好心理铺垫、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社会倡导的理想状态与现状之间的差距,防范消极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抉择。
最后,提升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处理能力。当身处负面舆情之中时,高校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并扭转舆论,就会削弱甚至动摇在大学生认知体系中的教育者地位,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有效性和说服性。因此,当学校发生负面事件并造成较大影响时,高校要及时公布相关信息、表明态度,适时回应谣言和不良言论,澄清是非曲直,主动引导舆论。
作者:徐鸿涛、何佳,单位系西南石油大学。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22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编号CJWSZ20-41]研究成果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10日第6版 版名:高教周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