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冻干车间,刚才在参观车间的过程中,你们都发现了哪些创新元素?”
“红枣冻干技术”“红枣去核”……
同学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述说着自己发现的创新点。
这是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一堂“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思政课教师梁晓东带领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们走进企业一线,品红枣、看生产、谈创新、话未来。同时,课堂上还邀请了企业研发工程师赵总给同学们讲述公司一个个技术创新和销售创意,讲述公司董事长石聚彬艰苦创业、持续创新的故事。梁老师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从红枣企业的创新发展,引导同学们分析电商行业的创新变革,探究国家伟大工程背后的技术创新,使同学们明白了创新不仅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而且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和个人发展的方向。
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像这样的思政课堂还有很多。职业院校最大的现实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用好合作企业的思政育人资源。学校将思政课堂设在企业生产线上、企业党建馆里、文化墙边,同时邀请企业高管、劳模工匠、优秀员工等走进课堂、深入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梦舒雅服装学院的邸贞老师,是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劳动模范,同时也是梦舒雅服装学院的一名专业课教师和德育导师。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邸老师始终与学生们在一起,生产线上教技术,思政课堂讲育人,课余生活做朋友。邸老师走进鄢雪丽老师的思政课堂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劳模精神”,他告诉同学们:“做事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目标。我这几十年就做了这一件事情,一直坚持下去,努力地做,日积月累就比别人做得好。”
学生李雍正说:“邸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讲了服装人的职业素养要求,让我们明白了做人跟做衣服一样,要认认真真、端端正正,我将来就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创新设置“思政专员”
“思政专员”是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创新设置的一个思政工作岗位。学校选派优秀思政工作者作为思政专员赴二级学院统筹开展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协同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开展思政工作,形成思政育人合力。
孙林晚是一名思政专员。3年前学校启动思政课改革,孙老师作为学校首批思政专员被派驻到机电工程学院。孙老师说:“刚来机电工程学院时,迎面而来的各种工作让我措手不及,思政课和专业课怎么结合?学校思政教育和企业思政教育怎么开展?我没有什么经验,不知道工作该怎么做,感觉任务很重、压力很大。”
但是3年的历练成长,让这位90后的小姑娘快速成长起来。她不仅承担思政课教学工作,而且参与到学生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和企业实践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实践,做到“学生走到哪里,思政课讲到哪里,思政工作做到哪里”;她创新开展思政工作,基于学校合作企业富士康的实际,将党建和思政工作相融合、思政课教学和学生管理相融合,形成了思政工作品牌。
今年4月,孙老师因3年思政专员工作考核优秀,晋升为二级专职思政专员,其奖金在行政工勤人员津贴基数上提高0.2个百分点。孙老师说:“从事思政专员工作以来,我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学生们更喜欢听我讲的思政课了,我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及时解决他们思想困惑和现实困难,成了他们的‘知心小姐姐’。”
李光远老师是设计学院的一名思政专员,是一位具有美学专业背景的老师,他将美育融入设计专业,带领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开展美育特色活动,组建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企业导师于一体的“融合型”教学团队。他参与到“产品开发设计”教学团队中,与专业课教师一起探索产品设计专业的思政元素,以“盐溶于水”的方式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2021年教学团队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立项,李老师也被评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李老师说:“思政专员走进二级学院,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企业人员一起工作,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我在团队中收获很大。”
打造“一院一品”思政样板间
“民族崛起梦想,产业自强兴邦。为国匠心树人,智能勇于担当……产学研创一条龙,知行精忠聚线场……”
一阵阵铿锵、嘹亮的歌声,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一间教室中传出来。这是学校智能工程学院创编的院歌。
“院歌《智能令》是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产物,目的是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对专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学院的荣誉感和向心力。”智能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仁强说。
“我们在军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院歌,学院每个人都会唱,每当唱起这首歌,我就会觉得无比振奋,每次都让我热血沸腾,激励我练好本领,技能报国。”智能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霍振宇说。“当我们遇到一些重大的事情或者遇到一些困难时,老师就会带领我们一起唱《智能令》,激励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战胜困难。”
智能工程学院将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对企业高度认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每个二级学院都有不同的合作企业,都呈现不同的校企文化融合。汽车工程学院与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形成了独特的“汽车人”文化,在宇通数十年积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汽车学院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学生培养工作中,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树立工匠精神、明确未来方向;也让学生在学习感受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对企业产生了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认可企业,并立志要在宇通建功立业。
汽制2019级的学生齐庆贺说:“刚进入宇通线场课堂,我抱着疑惑、观望甚至抵触的心态,但很快在辅导员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我认识到线场模式是自己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平台和舞台。于是,我按照学院的安排,潜心学技能、学本领、不怕苦、不怕累。我三年的学习中连续被企业评为‘优秀新员工’、‘最佳师徒’等,被学院评为‘线场标兵’,今年我又被学院推荐为‘最美未来工匠’人选。”
像齐庆贺这样的学生,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还有很多。这些成果的取得都得益于学校“线场思政”改革,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场景中学习,使思政课讲到了学生心里,思政工作走进了学生生活,学生们在课堂中领悟真理、激发思维、形成认同,在车间里勤学苦练、深化认识、塑造自我,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展示风采、贡献力量、回馈社会。
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