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须细化贯通培养机制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5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殷玉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亟须建构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教育强国战略提供高质量人才队伍。

 

建立学段贯通的衔接机制

 

  虽然我国很多高校在高中就建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共育基地,高中根据高校招生计划培养强基、竞赛等拔尖学生,初中也在探索与高中对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路径,但这些实践尚显碎片化,不足以满足大中小学贯通化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学段壁垒是建构中国特色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难题,根源在于单向度的“向上看齐”思路,如高中只对标大学强基计划、三位一体、学科竞赛等培养拔尖创新学生,不太关注和参与初中的拔尖创新学生培养。

 

  解决这个难题,关键在于以政策改革创新为突破口,打通学段之间的壁垒,让各学段在招生制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各方面能够衔接起来,建立科学的大中小学拔尖创新人才双向贯通培养机制,从而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使各学段拔尖创新学生贯通培养成为可能。对此,一方面要以21世纪关键素养为抓手,谋划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路径。组建专家团队,在开发科学工具的基础上,协同聚力尽早发现、选拔有潜能的学生,尽早培养;从小学起,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资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场景中真实问题、灵活运用跨学科知识等各方面的能力,为拔尖创新学生的成长发展奠基。另一方面,以贯通化进阶课程设计为抓手,探索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拔尖创新学生的实施路径。对不同学段有潜能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为其开发贯通化进阶课程,加快推进统一的国家课程,尽早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制定差异化的校本课程,创新课程内容和方案,有效推进学生知识基础进阶;设计个性化的生本课程,做到“一生一案”,实现针对性培养。在这一点上,日本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推进“从小到大”的课程改革系统工程,小学开设计算机编程课程,吸引更多儿童热爱科学,初中强化STEM教育,唤起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学习热情,高中培养科学思维,奠定科技创新基础,大学设置“AI+”专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布局学校差异化发展态势

 

  学校同质化发展、“内卷式”竞争是建构中国特色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虽然很多学校也在挖掘自身特色,致力于建构独特的学校文化、多元的课程体系、系列特色项目活动,但是,这些做法往往没有摆脱“重物轻人”的发展理念,以至于各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通道和方向是同质的,如很多学校在谈及办学特色时,更多是强调校园环境、课程体系、活动类目等,很少将学生作为定位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的首要考虑因素。

 

  为此,我们需要探索并推进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差异化发展态势,其关键在于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打破“零和”竞争生态,从整体上布局学校发展方向,从学生需求出发,要求各学校在校园文化、特色优势、办学策略等诸方面差异化布局,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生态,使各学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实现特色化发展。一方面,在起点上,探索分类办学,培育一批试点区域和试点学校,逐步形成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分类办学机制,形成一批涵盖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特色学校,并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新途径。如浙江省计划到2035年形成一批办学特色遍及科技、人文、体艺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普通高中学校,错位发展,让更多学校凸显鲜明特色。另一方面,在出口上,拓宽拔尖创新学生成才的渠道,建构“橄榄型”拔尖创新学生成长路径。以普通高中为例,两端围绕少部分有潜力参加学科竞赛、强基计划等的学生和有艺体类特长的学生,中间围绕高考改革培养拔尖创新学生,让学生能够从多元化渠道获得成才的机会,真正做到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实现学校差异化发展。

 

探索学科融合的建构思路

 

  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是全面发展的,只有学科融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但当前的学科边界导致大中小学各学段之间育人目标不衔接、课程内容衔接不充分、教学方式以单向传授为主、评价衔接不够系统,建构中国特色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现实困难。

 

  学科之间融合和各学段学科融合是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以复合型人才特征为出发点,打破学科边界,从横向和纵向共同发力,重构融合式的学科体系,使拔尖创新学生能够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从横向融合角度整合学科知识。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是基于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综合,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和融通创新的能力体系,通过跨学科、学科交叉、学科贯通等方式推动学科融合建构,以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如新加坡针对在艺术、音乐、绘画、体育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儿童设置了艺术特选课程。另一方面,从纵向融合的角度,积极推动学生在各学段学习态度、深度理解、意志品质等学习素养的培养。如澳大利亚形成了以课程充实、课程拓展和课程精简为抓手的课程融合思路,以推动人才养成综合能力。同时,注重多元思维、知识统整等高阶学习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淡化学科边界,优化教学方式,开展跨学科、主题式、情境化教学等,促进学科融合,强化教学情境设计,通过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与场域中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推动大中小学各学段学科融合。

 

建构学生个性化成长路径

 

  教育结果的“求同思维”导致的注重统一性、学习方式和教育资源单一、考试评价标准“一刀切”等问题,使教育难以满足拔尖创新人才个体化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从而限制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成长,破解这一难题,是建构中国特色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很多高中为强化选择性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开设了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又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发展规划,开设了强基班、创新班和少年班等各类特色班,但这些探索目前看来效果有限,尚未在真正意义上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

 

为此,需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拔尖创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成长路径,破解“求同思维”,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潜能。一方面,重视个体差异,建立个性化评价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机制,提供适应不同类型拔尖创新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学习支持。另一方面,在重视学生个性化成长基础上,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全面发展。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在学校中增加选修课程、拓宽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实践活动和创新课程,同时建立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学业成绩、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有效促进拔尖创新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殷玉新(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陈晨(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信息来源:《光明日报》(2023年08月29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