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理论逻辑、应然策略与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作者:温贻芳,沈中彦

 科教融汇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创新性表述,指明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科教融汇具有多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上,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内涵逻辑上,是宏观、中观、微观的统一;价值逻辑上,是支撑国家战略、产业转型、人的发展的基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面临着内、外部的挑战,可以通过更新发展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协同平台、完善评价机制等推动科教融汇在高职院校的落地生根。在实践探索上,苏州市职业大学主动对接产业,集聚各方资源、优化布局搭建多方平台、协作共享融合两支团队、保障完善融汇制度、服务社会发展,实现科研推动产业发展、反哺教学育人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产教融合  科教融汇  高职院校  高质量发展

 

 

 

一、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理论逻辑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重要基础,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理解科教融汇的发展脉络、多重内涵、价值意义,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前提。

 

(一)历史逻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际视角看,科教融汇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德国洪堡倡导建立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这被视为科教融汇办学理念的首次提出、应用。1876年,美国霍普斯金大学创立,将科学研究的理念引入大学,继承创新了洪堡的理念,使研究型大学成为培养学术研究精英人才的机构。20世纪90年代,博耶对“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思想进行了创新发展,认为教学与科研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两个重要因素。可以说,国际社会以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为契机,以科技创新需求牵引教育发展,以教育改革推动人才发展,以人才培养促进科教创新,通过科教融汇实现教育、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探索出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教育强国发展道路,这也是世界大国、强国崛起的内在逻辑。

 

从国内视角看,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科教融汇”这一概念。党的十八大以来,相关职业教育的政策虽未对科教融汇有直接表述,但早已体现了国家鼓励职业教育教学科研融合发展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二是注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三是注重平台搭建,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科技攻关、创新创业等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此外,新《职业教育法》中“鼓励职业学校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与相关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开展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研究”的规定更是将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发展上升为法律层面的要求。

 

在实践层面,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策导向,相继成立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充分实现产科教的有机融合。如20235月,110家全国“双高”校和部分企业成立“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共同体”,并发布《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倡议书》,鼓励职业教育以产科教一体化育人为切入点,以产科教平台为依托,通过搭建“企业出题、共同答题”机制,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赋能。

 

(二)内涵逻辑:宏观、中观、微观的有机统一

 

“科教融汇”不断演变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完善,从不同层面看,科教融汇的重心有所侧重。总的来说,“科”是科学、科技、科研;“教”是教育、教学;“融”是二者结合的方式和手段,“汇”则是达到的结果和目的。

 

在宏观层面,是两个系统的融汇,是科技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一体化发展。即基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视角,通过教育促进科技、科技引领教育,实现协同发展。一方面,科技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教育理念、内容、对象、方法、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升级,持续扩大教育功能的发挥与实现;另一方面,教育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直接影响了科技进步的质量和速度。二者通过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共同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中观层面,是两个机构的融汇,是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的一体化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双方通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共同探索高质量的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新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等,为二者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在微观层面,是两个功能的融汇,是高校内部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之间的一体化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两项基本功能,科学研究是方式,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才培养。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需要始终关注科技前沿,教师通过科研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并将最新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编写教材、引入课程等方式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发挥科研反哺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生成和研究方法的掌握;同时,学生在实验实训、参加比赛等教育实践环节,与教师共同开展科研活动,提高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实效。

 

(三)价值逻辑:支撑国家战略、产业转型、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点

 

高职院校实施科教融合是落实国家战略的新举措。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要求。当前,新技术革命推动着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随着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崛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变革速度不断加快,传统工作方式和岗位对人才数量、质量需求也随之而变。基于此,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产教融合推进产业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有效对接,通过科教融汇推动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实施科教融合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和内在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产教融合侧重于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如何融入创新链形成真正的“四链融合”,“科教融汇”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高职院校在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可以通过发挥创新、工艺改造、技术技能革新等作用,为深化产教融合内涵和提升校企合作质量提供重要的支撑。产教融合视角下的科教融汇,不仅能为产业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通过提供技术技能创新,构筑更加紧密的校企共享互补合作关系,推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互融互通。

 

高职院校实施科教融合是推动人才培养的新方向。通过科教融汇促进人才培养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高职院校通过发挥教师、学生、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作用,协同发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科技创新、技术创新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将科研融入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中,选派教师到一线创新型企业挂职锻炼,开展各类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教师服务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鼓励科研机构、科创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材开发、课程设计中,促进高职院校办学、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有效对接,提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精准度。

 

二、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应然对策

 

(一)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现实挑战

 

当前,高职院校科教融汇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期。各院校正持续探索推行科教融汇的发展机制,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高职院校要真正做到教育和科研既融又汇,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挑战。

 

从外部条件看,主要是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和科教资源的相对分散。一方面,企业参与度低、意愿不强。职业教育自身实力决定了其科教融汇发展缺乏现实基础,导致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大型企业等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合作,职业教育的科教融汇无法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经费有限。一直以来,经费保障不足影响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20年高职高专经费投入仅占高等教育的1/5,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与其实际资源配套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样体现在科研经费投入上。此外,受办学层次、服务能力影响,加上科研和教学部门条块的相对分割,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尚未能有效整合,无法有效转化为育人和创新的优势。

 

从内部发展看,体现在融汇理念欠缺、类型特色不明、科研转化不足、反哺教学能力较弱等方面。一是科教融汇的理念欠缺。部分教师甚至学校管理者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认为高职院校教师做好教学、学生学好技能就行,仍存在着“职业教育不需要科研”的偏见,久而久之与其他类型教育的科研工作相比有着较大差距。二是职业教育科研类型特色不显著。存在着高职院校科研定位上与普通教育同质化的倾向,部分学校对标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做科研,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脱节。三是科研转化能力不足。部分研究成果无法有效转化应用,与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需求的方向有所偏离。据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高职院校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仅为普通本科院校的1/3,科研转化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科研反哺教学能力较弱。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高职院校科研内容和教学、实验实训等内容不相关;此外,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与科技创新和创新技术研发的实际需求仍有一定距离。

 

(二)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应然对策

 

面对新机遇和新问题,高职院校应主动将科教融汇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结合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将科技创新要素有机融入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行动导向:更新发展理念

 

“科”与“教”的关系,经历了“教学唯一-科教并重-科教结合-科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发展过程。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科教融汇发展理念,解决的是“职业教育是否需要科教融汇”的问题。

 

高职院校深化科教融汇理念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两个主体。一方面,学校要明确方向引领、营造良好氛围。一是明确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时代定位,充分意识到科研与教学是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的关系,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脱离产业社会发展、学校办学实际、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二是要优化科教融汇的政策环境,深化重大科技项目立项论证机制和过程监控机制改革,解决科研管理机制僵化、战略规划不足、对外开放和联系不够、针对性支持政策缺乏等问题。三是要营造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院(所)合作等方式,主动协调政府、企业和行业组织等不同利益主体,发挥学校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中的推动作用。同时,教师要摒弃“高职院校科研无用论”“科研名利论”等极端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科研推动社会创新、科研服务产业发展、科研反哺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多下功夫。

 

2.第一资源:强化师资团队

 

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科教融汇的关键,解决的是“谁来实现科教融汇”的问题,是决定产业、科技等资源能否在学校发挥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高职院校应围绕科教能力重塑师资结构,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科创能力强,能够引领学术前沿、具有较强凝聚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是优化“双师型”教师结构,拓宽高职院校师资引入渠道。从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优秀人才,参与育人、科研环节;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建立人才交流机制,通过企业挂职锻炼、访问工程师等项目凝聚产业、学校、社会多元力量,开展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二是搭建融教学科技为一体的创新团队。组建以应用型科技项目为导向的跨院系、跨专业、跨校企的异质混编教学科技创新团队,将分散的科研力量聚合成科研集群,产生集聚效应;培育以企业科技副总、产业教授和学校社会服务型教授为核心的科教团队带头人。三是注重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科创能力的培养。加强校内外师资培养基地建设,强化教师基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课程适应性理念与能力,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提升骨干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3.重要载体:建设协同平台

 

各类科教融汇平台是促进各类科教资源整合、不同主体合作协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产出转化应用的重要实践载体,解决的是“如何使高职院校科教融汇形成集聚效应”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应通过建立融产、科、教一体的产科教协同平台,体现多元主体共建、多方资源整合、多样功能发挥。一是融合多元主体。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和科技创新的不同要求,形成政府主导、学校参与、企业合作、行业协作的多方参与模式,统筹制定产科教协同平台建设目标、发展规划和保障措施,共同推动不同形态、层级、类型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汇聚多方资源。发挥高职院校面向产业、服务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产科教协同平台内部实现信息、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等多方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深入融合、相互促进。三是体现多重功能。搭建“服务产业、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实验实训、创新发展”五位一体的综合型产科教协同平台,着力提升高职院校关键办学能力,主动融入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应用。

 

4.方向指挥:完善评价机制

 

深化评价机制改革,解决的是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教融汇”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科教融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为新方向,高职院校科教融汇“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么评价、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等缺乏制度保障,为此,要建立健全评价制度体系。一是明晰评价主体。职业教育和科教融汇本身具有跨界属性、主体多元等特征,应当由学校、学生、教师、企业、行业、社会等相关利益者基于不同视角对高职院校科教融汇成效进行评价。二是优化评价导向。既要注重社会效益,评价教师在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反哺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也要注重人才发展,评价学生科技素养、科研能力、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提升情况。三是强化评价反馈。通过反馈,科学分析学校、教师在实施科教融汇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促进科教融汇可持续发展。四是注重评价周期,由于部分科教融汇的成果在服务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上需要一定的转化时间,为此要注意对结果评价的长期性,鼓励教师注重长期积累,潜心科教融汇。

 

三、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实践探索

 

为进一步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科教融汇发展的行动路径,结合苏州市职业大学的新实践,为高职院校更好地通过科教融汇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服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经验借鉴。

 

(一)智能制造出新题

 

近年来,苏州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前瞻谋划,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推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

 

基于此,苏州市职业大学紧紧围绕地方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协同政校行企,挖掘科教融汇新动能。学校聚焦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两个重点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方向,通过“以典型企业人才培养”为标准的“八个一”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即选择1个典型合作企业、制订1份专属培养方案、组建1支混编师资团队、开发1套典型产品教材、搭建1个生产实训平台、成立1个联合研发中心、搭建1个创业训练平台、建立1套专业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一整套以产定教、以教促产、产研互动、教研结合的行动体系,形成“智能制造出新题、创新团队解难题、科研成果进课堂”的良好局面。

 

(二)创新团队解难题

 

1.对接产业,聚集各方资源

 

学校围绕“一体两翼”,紧密对接苏州产业发展需求,汇集各方主体,协同联动支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展,形成价值共创、利益共享,有效解决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联而不合”“合而不深”的问题。一是联合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牵头建设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苏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教联合体。通过整合院校各类智能制造科研平台,形成资源集成、分工明确、有序协同的紧耦合科研模式,形成“本科院校聚焦产业前沿技术研发,高职院校聚焦产业技术应用研究,企业部门聚焦技术应用载体”的新格局。二是联合有关院校、行业组织、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共同组建“全国先进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集聚优势,联合开展半导体关键技术攻关,贯通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支撑全行业融合发展,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半导体领域人才培养示范平台和产业科创服务平台。

 

2.优化布局,搭建多方平台

 

学校围绕区域和行业发展难题,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加强在前沿交叉、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专业布局,推进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发展。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需求,抓住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苏州制造”品牌建设塑造的有利契机,融合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优质科技资源,加强科研平台人、财、物等资源集成,结合学校专业群发展需要,启动新一轮科研平台立项培育建设,搭建兼具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功能的实验室、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在平台人才引进上给予政策倾斜,不断完善集中力量攻关的制度保障和政策配套。目前学校已建成八个科技部、教育部等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科研创新平台,构建省、市、校三级科创平台载体,在“以教促产、以科促教、科教相长、科研育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协作共享,融合两支团队

 

以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为基础,推动两支队伍融合发展。一是培育好科研创新团队,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新形势,培养学校科研队伍的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以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育高级别科研创新团队为目标,培育一批引领学术前沿、具有较强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学术研究队伍。二是培育好教学创新团队,根据实际需要,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技能大赛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培育团队等,系统地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推进教学改革经验的交流共享,产出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三是做好两支团队融合发展,以服务产业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教育教学为基础,围绕科研教学一体化,协同确定发展目标,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措施,实现高职院校科教一体化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机制保障,完善融汇制度

 

学校持续完善教师管理、科研等体制机制,营造推动科教融汇的良好氛围。一是完善人才引育政策。出台《加快博士人才创新发展助推计划》等,针对紧缺专业博士,实施录用毕业待入职博士临时科研人员聘用计划,采用“柔性引进”方式将紧缺人才提前引进学校科研创新平台。二是完善“双师型”教师发展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聘请科研院所和企业优秀人才参与学校教学活动,支持培养造就更多“教育家”。三是加大科研团队发展支持力度。健全科技创新服务制度,出台《科研创新团队管理暂行办法》,以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育高级别科研创新团队为目标,培养学校科研队伍的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四是完善科研评价改革机制。完善各类科研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根据科研活动的不同类型、从事科研活动的不同群体以及开展科研活动依托的不同平台,结合成果转化、反哺教学、服务社会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评价周期,提高科研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长效性。

 

5.技术创新,服务社会发展

 

围绕地方创新发展需求,把论文写在苏州大地上,将科技成果应用在创新发展中,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学校聚焦苏州主导产业中的核心问题与技术前沿,围绕智能成套装备产业,科研团队带领学生开展技术创新,近两年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等项目25项,实现企业服务100余项;科研创新团队与企业合作开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产品6项,经济效益超亿元。聚焦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民生发展中的科技难题和技术问题,多出原创性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近两年授权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转化29项。聚焦产业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加强国际合作,研究高效能的中国特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亨通集团、开普敦学院等共建“南非亨通智能制造学院”,为南非留学生培养、实习、就业、创业提供企业基地,不断增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国际化特色。

 

(三)科研成果进课堂

 

科研成果进课堂是职业教育科研反哺教学的具体表现。学校通过创新科教融汇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科教融汇发展路径等举措,推动科研成果走进课堂,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创新科教融合机制,以科研项目为桥梁、教学案例为纽带,推动科研创新团队与“双师型”教学团队相融合,推动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生产性实训基地相融合,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学院相融合。通过“导师制+项目化”的定制培养,实现导师学生双选化、项目研发双通化、项目分工阶段化、项目成果显性化。二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以“德技并修”为目标引领,培养学生解决行业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针对性调整课程内容,将精益求精、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等科学精神融入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之中,通过“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培养现代产业发展所需的新时代现场工程师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明确融合发展路径,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基础,探索以“典型企业-典型产品-典型教室-典型案例-典型教材-典型教案-典型研发中心”为主线的“七典型”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发展路径;基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推动科研项目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典型案例、典型教材、教学过程,形成“教材、教师、教室、教案、教风”对接企业生产“五教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温贻芳,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授,工学博士;沈中彦,苏州市职业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高质量发展理念下高职课程适应性及其提升策略研究”(BJA220253)

 

原文刊载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年第二期139-1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