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要素支持。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优化配置与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相关要素。
一、教师创新团队
新质生产力形成需要科技创新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前者需要负责实施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消化等,后者负责技术应用、技术实施、技术改进等。职业院校聚集了一大批专业技术创新人才,可通过履行技术研发以及服务社会等职责,在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直接参与企业实施转型发展、产业升级等工作。同时,也可帮助企业实施员工培训,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实现企业能力和新技术应用、改进能力的整体“跃升”。更为重要的是,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能够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进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新质生产力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二、实习实训基地
传统生产力或多或少带有手工业的痕迹,人直接加工原料生产产品。新质生产力则是通过操作机器甚至是让智能机器代替人完成制造过程。劳动者技术技能的具身性开始向机器设备延伸,实现了由“直接制造产品”到“会操作机器、让机器制造产品”的转化。新质生产力需要投入资金购置支撑技术研究和应用等的设施设备,以及聘请技术研发专家、建立员工培训基地等。同样,职业院校也需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实验室、工作坊、模拟场景等,服务于专业教师技术研发、学生实习实训。基于资金投入目标的一致性,职业院校完全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进而实现共享共用,彼此赋能,互利双赢。
三、专业技能课程
从技术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并非“另起炉灶”,而是需要立足现有产业改造、企业转型、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形成,或将技术研发、改造、应用等过程嵌入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技术进步改造传统产业,进而形成先进的工艺和流程,实现产品的更新迭代,或创造新产品,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使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企业发展产生新动能。与之相对应,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基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形,不断推进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按照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优先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四、教育管理制度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制度保障,自然也包括职业教育管理制度。因此,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也需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服务、服从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目前,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仍然较弱,技术研发能力、服务企业发展能力依然不强。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制度缺失甚至错位。如在教师管理方面,有院校规定教师不可跨专业评定职称,而新质生产力多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传统产业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果,直接影响了教师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性。在专业设置方面,职业院校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专业的融合明显不够。在科研管理制度方面,多数职业院校仿照普通高校制定管理政策,强调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乏力。职业院校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技术研发、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落地”,不断革新旧技术、创制新技术、发展新产业,依此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五、就业创业体系
职业教育随技术的发展而产生,职业院校唯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才能推动一些有价值预期的“奇思怪想”落到实处,推动“颠覆性”技术的形成。职业院校应在保障学生(员)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基础上,恪守“促进就业创业”的办学导向,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以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之中,引领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技能持续提升计划,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追求创新。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员)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帮助其形成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以及与社会“众创空间”的合作,帮助学生(员)及时将创新构思转化为实际产出,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闫志利 王淑慧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