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妮: 高职院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9日来源:《教育与职业》作者:朱彦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着全员育人自觉性不足、全程育人契合度不高、全方位育人协调性不够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来推进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工作:

一、课程育人:品德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深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效

将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促进受教育者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共同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挖掘各类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推动“课程思政”创新,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构筑“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举措。

1.转变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技能的工具性人才,而是培育具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应该重视学生职业发展的价值引导,使学生多维度地关注和了解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职业兴趣、职业素养,把技能学习、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培养其公民意识,使其获得未来社会公民的角色体验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2.处理好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思政课和专业课既不能双方单兵作战、各自为营,也不能把专业课程完全思政化。不能忽视专业课本身对专业技能培养的需求,而应该重视推动学科之间的互通共进,相得益彰。

3.明确专业课教师德育职责。专业课教师要认识到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德育职责,注重专业课程中德育功能的开发,把品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的学习,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目标融入课程体系和考评标准中,并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课程性质,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使用专业思维探究课程内涵的伦理价值和文化范式。

二、实践育人: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推动实践育人改革

社会实践可以实现理论学习与行为培养的统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只有重视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使社会实践成为有效连接专业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才能形成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效应。

1.社会实践与专业理论课结合。社会实践不能脱离专业理论课堂,两者之间应该相互促进,紧密结合。重视环境与实践对理论知识的内化作用,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技能应用到社会实际场域中,领会专业知识,通过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提升共情能力,从多元文化视角,促进理论知识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化,通过实践经验和环境互动形成新认识、新经验。

2.提炼社会实践的思想价值内核。为了避免专业实践与立德树人相互脱节,应该重视培育和提炼社会实践中内涵的思想价值。高职院校向来关注实践教学,但关键是要通过实践活动把专业课程内容与品德滋养结合起来,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设计不同形式的反思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实践中蕴藏的社会问题,领悟道德伦理,增强情感,形成价值观,实现职业发展和公民道德素养的双向提升。

3.完善实践育人课程体系。目前学校所开设的社会实践课程周期短,学生参与面窄,各个社会实践之间缺少关联性,没有后期的巩固和持续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效果是有限的。因此,应该基于社会实践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纳入正式的课程安排,从整体上规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案、考核评价方案,使实践活动具备严密的计划、科学的理论支撑、有效的服务培训以及多维度的考核体系。注重各个实践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在前期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接受新的实践课程内容,各个阶段层层深入,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同时,还需为实践课程提供组织制度保障,使实践育人体系系统化,确保实践育人实施的稳定性、效果的长期性。

三、科学育人:顺应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三全育人”聚焦“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必须以人为本,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纵观服务学习的全过程,并不主张单向的价值灌输,而是遵循品德发展的规律,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直面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关注热点,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及时回应学生的疑惑和关切,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知识背景、心理需求,选择不同目标、内容和形式的教育活动。

2.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依据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避免简单粗暴的理论灌输,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向主动探究信息,在真实的社会空间里,在自我的体验中,自主发现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实践参与和引导启发下自主地解决问题,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社会参与技能。

3.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原有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皆有差异,职业教育应该坚持共性教育和个性引导相互配合,让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身的需求和兴趣点,综合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针对一些学习动机不强,欠缺社会生活技能的边缘化学生,可以通过有效的理论引导和服务实践,增强其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学生品德形成教育应该扎根在学生的固有经验中,教师应通过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开放式的对话交流中获得反思与感悟。

四、协同育人:整合多方资源,构建育人共同体

虽然课堂是正面、直接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却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的。如果不能将校外、社会各种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单独依赖学校完成思想教育任务很难,甚至各场域相互之间会产生内耗和抵消。全方位育人需要增强多方协作,多维度、多渠道开展教育。强化学校与社区、企业的合作,实现师生、学校、社区、企业的互惠共赢,可有效增强育人的质量。

高职院校要积极寻求政府、社区、企业的支持,紧密合作,建立密切的固定伙伴关系,为社区、企业等第三方组织提供服务,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同时,整合高等教育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把教学、科研的职责与社会服务统一起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凸显高职院校重应用、重实践的鲜明特色。教师在参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关注社会前沿,在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推进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开展,拓宽学术视野,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社区、企业提供实践平台,开展各类与课程相匹配的社会服务活动,使课程学习与社区发展连接起来,满足自身服务与发展的需要。学生在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成长需求的双向驱动下,在参与社会服务中,提升学习能力、专业技能,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未来发展所需的人际交往、自尊自信等社会能力。政府为学校开展服务学习提供政策支持,学校参与服务活动,通过对服务实践的系统性反思为政府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各方资源共享,各方在相互配合中形成育人合力,共享成果,互惠共赢,形成育人共同体。

五、环境育人:完善工作机制,营造文化育人环境

形成系统性的育人格局,只有通过常态化的组织管理和有力的制度保障,构建良好的环境,优化育人生态,才能实现育人理念的落地生根。

1.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一是完善育人导向的目标体系,建立分级分层的领导体制,结合不同部门的职能特点,制定上下联动、动态沟通的工作机制。二是细化全部教职员工的育人任务,形成既有统一的思想共识又有明确的职责划分的育人队伍,提升育人各方的整体素质,整合各个方面的育人主体,形成“大思政”的育人平台。

2.建立有效的反馈激励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将师德师风、教化育人纳入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多主体、多维度、可持续的考核评价方式,建立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管理,进行长期动态跟踪,促使每一位教职员工耕好环境育人的“责任田”。

3.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育人环境。显性和隐性教育相互配合,既有正面教育的引领,又有环境氛围的熏陶,通过持续广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营造出一种奉献、关爱、服务、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学风,将核心价值观、办校理念、校训,以浸润渗透的方式影响人。加强与校外机构的深度合作,依托社会企业多方支持,营造合力育人环境,将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校内校外文化的对接,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作者:朱彦妮 

来源:《教育与职业》2020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