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才盛:推进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服务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9日来源:《教育家》作者:毛才盛


近几年,宁波市以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坚持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发展,高质量服务城市发展。
      一、城校关系:地方高校产教融合与城市发展,具有相依相存、共生共荣的强互动关系
      地方高校与城市发展具有高度的相互依存性和适应性。城市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基础,地方高校是城市发展的支撑。

决定一座城市发展高度的不是摩天大楼而是大学。高水平大学是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发动机”,通过培养和集聚优秀人才、产出和转化高水平科技成果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引擎;高水平大学是城市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以其厚重的人文精神和创新导向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推动城市的文明与进步;高水平大学是城市的“金名片”,作为城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是优秀文化吸收与嫁接、优质学术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重要渠道,是城市形象品位、综合实力和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为城市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不竭活力。

当前,城市经济转型提升需要地方高校与产业、行业、企业有机契合、深度融合,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愈加深入,愈加紧密,愈加趋于网络化,对提升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对促进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优化一个城市的人才结构、资本结构、产经结构乃至城市空间架构,对实现城市功能的完善、层次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人才的聚集都有显著作用。

      二、融合机制:地方高校产教融合面临的普遍困境

地方高校的教育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的匹配度不高。首先,地方高校的管理体制不够灵活,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智力资源的需求不匹配。地方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大多由上级政府进行业务直属管辖,这就使得地方高校在管理制度上往往过于强调刚性和整齐划一,造成灵活性不足以及与属地政府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对更高层次智力支撑网络和平台的需要。

其次,地方高校专业结构不够完善,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匹配。地方高校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开展学科专业教育,专业设置不能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无法与地方需求匹配;同时,地方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往往注重规范,培养模式强调整齐划一,造成人才供给侧和地方产业人才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

宁波共有全日制普通高校15所,在校大学生17万余人,开设的专业培养层次涵盖了从专科到博士多层次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基本覆盖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一、二、三产业。目前宁波站在GDP过万亿元的新起点上,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开启“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高校开设和“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匹配的相关专业384个,涵盖在校生10.2万人。但宁波高校人才培养对绿色石化、高端装备、新材料、软件及科技服务业4个主要产业的支撑度不够,部分领域还尚未有专业布局,部分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

“地方政府—高校—企业联动”的产教融合体系尚未高效发挥作用。首先是地方高校由于自身科研条件和水平限制,比较缺乏科研领域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学科和科研的创新能力缺乏优势特色,导致产学研平台的建设和发展难以达到全国重点高校的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其次,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方式不能按地方主导产业、优势行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深入拓展,地方高校的合作方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难得与区域企业进行合作,但与大企业合作的国家重点高校又可能并不具备某些区域优势与特色;同时,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很多都限于一些单一项目或者试验式的合作,融合深度不够,未完全把产教融合共生作为一种常规范式来应用,因此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产教融合仅停留在表面,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宁波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欠缺,高端人才偏少,与同类高校相比学术影响力和资源获取能力尚有较大差距。宁波高校只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缺少先进实验室,高校教师缺少实际工程经验,学生实习实训难进入企业生产一线。这导致高校服务产业能力不高,在仪器设备、技术、师资等方面难以满足企业实际转型升级的需求,产教融合出现合作能力不强、合作层次不高、融入程度不深等情况。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组织体系引导力不够。首先,地方高校产教融合方式过于单一,使得产教融合组织体系架构的设计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对地区经济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地方高校和本地区企业之间沟通不顺畅,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其次,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组织体系大多呈现出碎片化和分散化的特征,导致组织体系不能真正发挥科学引导的优势,反而容易陷入表面化、短期化、空心化的怪圈,无法形成足够合力达到预期效果,使地方高校游离于社会需要和产业发展之外,从而难以实现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

宁波统筹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各高校建立与宁波产业发展最为紧密的11个市试点特色学院,以及跨境电商等8个行业特色学院,支持产业特色学院到产业集聚区办学,宁波高校已在各区(县)市实现办学全覆盖,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但在各类政策中,有关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方面,没有明确细化、量化校企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所享受的权利和能获得的利益,使得校企双方合作多处于自发式、低水平,产教融合组织体系属于松散型、浅层次,产教融合“合而不深”。

地方高校产教融合的环境建设支撑度不足。先,在产教融合平台和载体建设上的支撑不足,服务产教融合的社会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工作管理机构,服务仅仅停留在表面。

其次,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不畅,地方高校在社会服务机制上存在一些障碍和壁垒,缺少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宁波市产教融合推进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社会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存在激励保障服务不到位、管理分散、协同不足等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如校企合作缺乏畅通的信息对接渠道、权责清晰的合作途径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校企合作经费大多来自企业和高校,但这些经费没有得到政府针对性的支持,因此仅靠高校的热忱和企业自身的责任感很难长久维持。大多高校未将教师参与产教合作、服务企业的工作量、贡献度及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范围,导致高校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不高,下企业容易变成走过场,教师一线经验不足、实操能力不强,实际服务产业能力仍较弱。

三、路径探索: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的对策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政策和机制。产教融合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将产教融合纳入“十四五”规划,在产业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与之相适应高校资源布局规划,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要加强政策整合,建立健全各部门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协同推进的制度体系,消除现有部门、单位和政策间的政策孤岛现象,清除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提高产教融合工作的治理能力。特别是针对战略新兴行业,政府决策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高校要及时沟通最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动态,产业发展数据和人才需求信息,建立产业发展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动态更新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和产业群的无缝链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所需各层次应用型人才。
      坚持绩效导向,增强各方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产教融合涉及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因此要对以上各方在产教融合中的绩效予以考核,才能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在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应把产教融合的质量、水平和效益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产教深度融合绩效考核聚焦双主体——高校和企业,其中,高校参与产教融合可以纳入高校绩效管理系统,重点考查产教融合的组织领导、人才培养、教师成果转化等,同时,高校也可以将产教融合纳入对教师的绩效考核,提升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根据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效度和业绩,如联合培养人才、提供师资、共同研发的技术和产品等,政府可以从企业信用约束、落实财税和用地政策、强化金融支持、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等多方面予以绩效激励,从而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产教融合中“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参与度,激发和保护行业龙头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主导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标准是核心所在。在主导产业中遴选一批校企合作基础好、参与办学积极性高、行业中具有较大话语权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根据企业在产教融合的成效,政府进一步给予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支持产教融合型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和实训平台、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订培养方案,共建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使企业的人才需求、技术标准深度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快培养一批企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建设重大平台,推动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升级。平台是产教融合实施的载体,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推进布局一批新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一是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可以由政府出补贴、企业出场地、校企共建共享,建设成一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装备先进,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培训大学实习生和企业员工。二是现代产业学院。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导向,面向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由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与高校相关专业群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设计和实施实习实训课程、共建实验室、聘任产业导师、建设实训基地,从而推动高校专业改造升级,强化对产业人才支撑,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四是产教联盟。探索行业指导办学新机制和产教对话长效机制,推动组建若干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教联盟,搭建行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信息对接、教育服务平台。
      培养“双师型”教师,建强产教融合教师队伍。教师是产教融合的承担者、实践者,关系到产教融合的深度。聚焦产教融合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推动解决高校教师在推动产教融合工作的实操能力不足的问题。重点引进和加强产教融合的创新团队建设,在高校打造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教学团队,培育高水平教师团队。支持院校在职教师通过不同模式到企业实践锻炼。鼓励院校开设校企合作课程,设置“产业导师”“产业教授”等岗位,吸引行业企业高端人才到院校任教,探索建立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和确定兼职报酬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提升机制,制定“职前培养”和“职中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制度,建立校企合作、企业主导运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高院校“双师型”教师实务能力,完善相关认定标准和办法。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1年2月刊第4期

作者 | 毛才盛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