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仍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环境滞后、人才资金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困境以及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服务模式,以此提升职业教育为农服务能力,最终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一、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内涵与特征
乡村产业振兴不是单一农业的发展,而是乡村的整体进步。产业振兴既要满足农民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要满足农民自身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产业振兴只有限定在乡村范围内且以农民为主体才具有实际意义,产业振兴只有建立在乡村整体价值基础上并与乡村价值体系相结合才具有可能性。因此,乡村产业振兴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和整体性三个特征。
1.产业构成的多样性。乡村产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第一产业的发展,而应该涵盖一、二、三产业的乡村特色产业及其融合发展。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在目前的乡村产业构成中,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现代康养和休闲旅游业,文化艺术业。产业发展的多样性有助于乡村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的有机循环,有助于满足低碳环保生活需求,有助于分散化解农业生产风险。
2.产业内容的综合性。产业内容的综合性表现为乡村产业内容的综合利用与综合功能。例如,种养业的有机循环,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也为禽畜的排泄物提供消化空间;农、文、旅的有机融合,农业为乡村范围内的文化艺术业、休闲旅游业提供生态涵养空间和绿色消费产品,而文化艺术业、休闲旅游业赋予传统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等新功能,并且大幅提高传统农业的产品附加值。
3.产业要素的整体性。乡村产业要素,物质方面有资金、技术、土地、人才、信息等,精神方面有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这些要素渗透到乡村产业的方方面面,互为一体、不可分割,形成了乡村特定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整体性强调的是乡村产业要素之间的关系,各产业要素不是分离的、独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协同性和非线性关系。
(二)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的多元化需求
1.人才需求。产业构成的多样性特征决定了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既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以家庭农场主、专业种养殖大户、传统手工艺者为代表的传统农业技能人才,也需要职业教育培育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还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例如,乡村民宿的发展就需要既懂农业生产,又会酒店经营,还精通网络销售的复合型人才。
2.技术需求。产业内容的综合性决定了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技术需求的综合性。乡村产业振兴急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而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性技术作为支撑。例如,生态农业的发展就需要生物养地、立体种养、资源再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基于此,职业教育应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多的综合性技术供给。
3.治理需求。产业要素的整体性决定了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治理需求的整体性。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树立立体产业思维意识,把乡村所有产业要素纳入其中,彼此渗透、相互叠加,不能人为割裂产业要素,破坏乡村产业发展的整体性。由此,急需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面向“三农”的实用人才,推动乡村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提升乡村产业的整体治理能力。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困境
(一)区域布局困境:职业教育趋近城市的区域布局与乡村产业振兴以乡村为载体的矛盾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差距日益拉大,职业教育出于综合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师资引进等多方面的考量,整体上形成了趋近城市的区域布局,特别是高质量、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资源远离乡村。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A档)为例,10所学校中只有1所学校的区域是在乡镇,占比仅为10%。乡村产业振兴以乡村为载体,主要活动区域是在乡村,因此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存在区域布局困境,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职业院校远离乡村会导致入学生源以城市生源为主,农村生源匮乏,进而造成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各类人才培养缺乏初始供给的不利局面;第二,职业院校远离乡村会导致技术供给的时间成本、交通成本等大幅增加,削弱了职业教育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同时也影响了技术专利成果向乡村产业转移转化的成功率;第三,职业院校远离乡村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社会培训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减少了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大量劳动力供给。
(二)专业布局困境:职业教育以二、三产为主的专业布局与乡村产业振兴以一产为基础的矛盾
从历史溯源角度看,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始终是以二、三产业为主,兼顾第一产业。以江苏省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情况为例,第一产业开设专业数16个、专业布点数456个、在校生数92229人,分别占总体的8.6%、9.4%、13.4%,虽然与江苏省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但考虑到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乡村产业振兴无论是走农业优化升级之路还是走产业融合之路,都需要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因此目前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中第一产业占比10%左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另外,职业教育现有专业布局结构与乡村振兴产业结构对接不紧密,互动协调性不够。例如,种养类专业仍以传统农作物种植、畜禽水产养殖为主,与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对接不紧密;旅游服务类专业仍以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为主,与现代康养、休闲农业发展对接不及时;财经商贸类专业仍以营销会计、传统物流为主,与农村电商、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不匹配。
(三)就业导向困境:职业教育岗位就业能力培养的就业导向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需求多样性的矛盾
为了纠正职业教育一段时期内出现的升学导向,教育主管部门曾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职业教育彰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等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窄化培养目标、过于追求就业率等原因,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产生诸多矛盾,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部分职业院校将培养目标窄化为单一岗位就业能力,注重岗位专业能力培养,忽视岗位通用能力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同时在产业振兴的初级阶段,由于人才供给的不足,产业分工不细,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横跨多个岗位的工作能力,这与职业教育注重单一岗位就业能力培养的就业导向不相适应。第二,在现实层面,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更多表现为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与第一产业的融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职业教育服务第一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布的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为例,24家企业中仅有1家涉农企业。第三,片面追求就业率数据,追求高质量就业,将教育质量异化为就业率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选择,很多学生更倾向于在城市就业,在二、三产业就业,从而导致乡村产业振兴所需的人才出现“招不到、留不住”的现象。
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服务模式
(一)“校镇合作”模式
“校镇合作”模式是指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主要是高职院校)与其地理位置相近的乡镇政府之间就人才培养、社会实践、教育培训、社会服务、技术联合攻关、职业农民培育、文化环境共建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以达到双方共赢的一种合作模式。
1.主要特征。第一,“校镇合作”模式是中国特色小镇蓬勃发展的必然需要。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中国特色小镇的蓬勃发展,小镇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急需各级各类创新实用型人才供给,急需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指导,而通过职业院校与特色小镇开展“校镇合作”可以满足以上需求。第二,“校镇合作”模式是职业院校创新办学模式的必然需要。高职院校要赢得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科学定位、办出特色。通过“校镇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可以定向培养适应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对口人才,形成一种社会认可度高、学生就业率高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校镇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延伸和扩展。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和企业“点对点”的合作,当然同时与学校合作的“单点”(企业)数量有很多,但他们往往分布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没有连点、成线、扩面。而“校镇合作”是职业院校与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合作,与全产业链的合作,是“点对线”的合作,所以是对校企合作范围在广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另外,“校镇合作”不仅包括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包括学校与政府、科研院所、个人等的深度合作,是政产学研全方位合作,所以是对校企合作范围在深度上的延伸和扩展。基于已有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和资源,“校镇合作”模式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与发展可能。第四,“校镇合作”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乡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枢纽,承担着集聚资源、辐射周边、承上启下、引领示范等功能。因此,“校镇合作”模式必将获得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具备较好的发展可能。
2.支持策略。针对整体上趋近城市的区域布局困境,职业教育应通过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和服务基地、组建服务联盟等方式来优化区域布局,进而支持“校镇合作”模式。第一,创建乡村振兴研究院。职业院校应在校内打破院系、专业束缚,集聚各方资源创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储备,为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和服务基地提供支持。第二,建设职业院校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职业院校可以与乡镇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合作,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区等重要区域,建设一批职业院校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提供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乡村产业特色核心技术研发、乡村产业发展融合新模式试验等服务,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第三,建设职业院校乡村产业振兴服务基地。职业院校应以乡村振兴研究院为基础,在就近县域或乡镇建设一批乡村产业振兴服务基地,开展技术服务、社会培训、成果转化等,可以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体系,服务基地下派工作组不定期入驻乡村提供服务。第四,组建职业院校乡村产业振兴服务联盟。建立全国及区域性职业院校乡村产业振兴服务联盟,区域性联盟应对接所在区域乡村产业特色,共享各院校信息文献、专业师资、实训基地、示范服务基地等资源,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多学校、多专业、多团队共同参与的协同服务,同时乡村产业振兴会给予职业教育资金、技术、师资、生源等方面的反哺,最终形成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共生局面。
(二)“乡村学徒制”模式
“乡村学徒制”模式是指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以学习某一涉农职业或职业群为目的,职业院校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开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具有农工学交替、理实一体、多元主体育人等特点,是现代学徒制在乡村领域的有益尝试。
1.主要形式。与主要培养二、三产业所需人才的现代学徒制不同,“乡村学徒制”培养的是乡村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乡村领域的一、二、三产业均有所涉及,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第一,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同育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产业链覆盖了乡村产、销各环节,带动了贸工农各领域。职业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培养乡村产业人才,可以采取现代学徒制的普遍做法,一方面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一方面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实训,农工学交替,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学徒制育人理念。第二,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协同育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经营主体。职业院校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培养乡村产业人才,必须有别于现代学徒制合作育人的常规做法。一是化整为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于自身规模较小,难以整建制接收学生实训,因此在安排学生实训时必须化整为零,将学生分散安排在数量众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实训。二是调整时间。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工厂生产无季节性有显著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合理安排学生的实训时间,避免出现无效实训的现象。三是调整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师傅角色一般由职业农民担任,他们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基础薄弱,语言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应更多采取示范教学的方式,在实践操作中解决理论问题。第三,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协同育人。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由于受到强大的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手工技艺逐渐式微,有些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基于此,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与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协同育人的方式,创新原有的师徒传承方式,帮助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选徒、带徒,搭建文化创新平台,以“产”为方向,以“学”为基础,以“研”为纽带,培养更多的乡村传统手工技艺创新人才,进而做到“学一门手艺、聚一方人才、兴一个产业”,助力乡村实现产业振兴。
2.支持策略。要基于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特点,结合现代学徒制的运行规律,大力发展和完善“乡村学徒制”模式,从而不断增加涉农复合型人才供给。第一,构建“三位一体”的政校企培育制度。政府部门提供扶持政策、补贴资金等要素支持;职业院校提供师资、专业、课程、设施等要素支持;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管理经验、实践场所等要素支持。第二,构建“合作双赢”的师徒命运共同体。在师傅端,从带徒数量、带徒质量、所出成果等多维度建立师傅业绩量化评价机制,并与乡土人才评选、职称晋升等融合贯通;在徒弟端,强化“入学就是就业、学习就是学艺”的理念,提供高质量学习和就业机会。第三,构建“多向融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关照部分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意愿,打通“中职—高职—职教本科—专业硕士”的学历成长通道,努力实现普职教育的融合发展,尽可能地给 “乡村学徒制”学生一些入学优惠政策。第四,开展“乡村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乡村厨师、乡村家具定制、乡村手工艺品制作等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本身就具备师徒传承的特点,并且在近年来不断向旅游文化市场拓展的背景下,相关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具有较好的就业前景。因此,以此作为“乡村学徒制”的突破口,会形成显著的示范效应。
(三)“农业众创空间”模式
“农业众创空间”模式是指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主要是涉农高职院校)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政府部门等合作打造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等方式,集聚乡村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这种模式是推进涉农科技成果转化、加速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1.主要形式。第一,农业产业园区服务供给型的创业生态模式。这类众创空间运营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性质、政府引导。农业产业园区打造基于本园区产业特色的“农业众创空间”,职业院校提供技术支撑,政府提供扶持政策。第二,创业平台活动聚合型的产业链整合模式。这类众创空间运营模式的特点是政府性质、企业化经营。创业平台由于有政府扶持,所以能最大程度地为农业创业者降低创业初期成本,并且创业项目的盈利时间、盈利金额没有市场运作的平台那么敏感,给初创者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职业院校为其提供创业导师和创业者等资源。第三,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型专业化发展模式。这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来实现专业化发展,因为在农业科技上相对成熟,所以创业的成功率相对较高。
2.支持策略。职业院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农村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借助“农业众创空间”,逐步改变学生的城市就业取向,促使更多优秀学生留在乡村创业。具体来说,可以针对产业园区服务供给型、创业平台活动聚合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型等不同“农业众创空间”的特点,分类制定支持举措。第一类,产业园区服务供给型。职业院校应加大对此类“农业众创空间”的技术支撑力度,加快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及其他新兴科技与农业科技的深度融合,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的综合性技术需求,重点促进高效育种、农业生物制造、农业标准化、农业大数据、农产品精细加工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技术支撑体系,以此提升创业企业的孵化成功率。第二类,创业平台活动聚合型。职业院校应从供需两端对此类“农业众创空间”予以支持,在供给端,职业院校应鼓励在校农村籍大学生、有志于在农业领域创业的大学生进入创业平台孵化创业项目,遴选一批参加创业竞赛的“小而美”创业项目进入创业平台孵化;在需求端,职业院校应组建由专家教授、技术工匠、双创辅导员、创业成功学长等组成的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市场开发、顾客服务等一系列的创业服务。第三类,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型。职业院校应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地方政府等深度合作,建立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孵化联盟,构建集科技服务、科技孵化、专利运营于一体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并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提升技术专利成果向乡村产业转移转化的成功率。
本文已经发表在《教育与职业》2021年第9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