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是职教办学的本质要求,是彰显职教功能、提升育人质量的根本保证。广大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不断深化对产教融合的理解,探索产教融合的实现形式,提升产教融合的层次和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产业学院作为校企紧密对接、相互嵌入的利益共同体,正成为产教融合的新形态和新载体。
一、职业学校产业学院的建设意义
(一)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应然形态
所谓融合就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为一体,产教融合意即职业教育与产业合为一体,这种产教融合有三种可能的取向:
一是以教育为主体、产业为客体,将产业融入教育中,如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引入企业元素,吸收企业人员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如引企入校、让企业参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场馆建设等;
二是以产业为主体、教育为客体,将教育融入产业中,如以前广泛存在的行业和企业办学、实用技术培训等;
三是校企双主体,即学校与企业在办学过程中承担大体相当的权利和义务,如正在兴起的混合所有制职业学校、一些地方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等。
这三种取向的产教融合形态在现实的办学实践中都遭遇到一些困境,如“以教育为主体、产业为客体”的产教融合形态企业只是被动的参与,“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较为普遍,校企之间只能是浅层次的利益之合,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以产业为主体、教育为客体”的产教融合形态由于学校地位的弱化,沦为企业赢利的工具,很难使教育真正走向专业,整体育人质量难以保证。校企双主体也存在着资产认定、产权分配、利益协调等众多需要理清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民办职业教育为什么难以像民办基础教育那样蓬勃发展的原因。虽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依然需要“破冰”,其路漫长。
产业学院是为有效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由职业院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产业学院不应受困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因为产业学院并不是盈利性组织,而是一个人才培养机构。无论学校还是企业都没有从产业学院中获得直接经济利益的主观意愿,学校通过产业学院这一载体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企业通过产业学院不断提升准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双方在产业学院的办学方向上视阈相同、目标一致,这就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院办学,形成多元化办学体制,进而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奠定了基础。
(二)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上佳载体
高职院校在产业学院办学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也面临着法人资格、产权明晰、治理结构、运作模式等多方面的制约和挑战。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学校可以减轻日常教学的一些运行成本,尤其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校的生产性实习实训难题。对于合作企业来说,虽然增加了一些运作成本,但由于是准员工的培养,且培养规格量身定制、质量保证,相较新员工的招聘、培养、高流动性而言,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本依然具有竞争力。
无论是马克思的“教劳结合论”还是福斯特的“产学合作论”都强调工学交替、产教结合,无论是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英国的“现代学徒制”还是德国的“双元制”都是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典型范例,但这些理论或范例都应结合具体校情和区域产业结构加以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这就问答了长期困扰职业院校的一大难题,即产教融合究竟应该融合什么、以什么主体融合的问题,也就是以同一专业大类或同一专业群为主体,对接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相关产业。产业学院也就成为产教融合的上佳载体。
职业院校以同一专业大类或同一专业群为主体,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代表,双方共同组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成为产教融合的基本单元,成为校企共建共享的基础性平台。产业学院的教学和管理人员由校企双方按一定比例互派,产业学院的机构设置、制度设计、职责分工、建设规划等由双方共商共议。以笔者学校与中南集团共同组建的中南建筑产业学院为例,设立中南建筑产业学院组织机构。学院理事会由4人组成,校企各2人。教学团队按照校企2:1配置。双方草签了中南建筑产业学院章程,明确了校企双方职责,如学校负责招生、学籍管理、班级日常管理等,企业负责生产实习、教学实训、安全管理等,校企双方在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方面共同谋划,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二、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组建策略
(一)通过“三强”联合实现“四链”融合
产业学院的组建并不是随意或随性的,并不是所有的职业院校都适合组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组织应满足“三强”要求:
一是产业强。主要表现为产业在区域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突显;产业集群态势明显,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就业薪资优厚,具有普遍的吸引力,等等。以笔者所在地区的建筑产业为例,截止2019年底,全市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87家,其中特级资质建筑企业4家,一级资质建筑企业26家,建筑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达2037.11亿元,增长9.2%,占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52.37亿元的150%。目前已在开发区成立现代建筑产业园区,正在规划“3+3+6”的产业布局,即三个核心产业:绿色建筑产业、装配式建筑产业、智慧建筑产业;三个非核心产业:建筑装备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建筑电商产业;六个其它产业:研发设计、先进制造、展示交易、物流服务、检测认证、教育培训。可以说区域建筑全产业链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突显,发展前景广阔。
二是企业强。表现为产业学院的合作企业一定是区域产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为大型企业集团,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规模大、效益好、待遇优,对学生就业具有普遍的吸引力,企业链与产业链有着较高的吻合度且有着强大的用工需求。以笔者所在的中南建筑产业学院为例,合作企业为大型集团化上市企业——中南集团。集团拥有中南置地、中南建筑、中南高科、中南实业投资等全资子公司,共有763个法人公司,1000多个项目,总资产3200亿元,员工逾10万人,2019年综合营收达2821亿元,是建筑行业的“大哥大”。
三是学校强。表现在雄厚的办学实力、良好的社会声誉、显著的育人成效等方面,尤其在专业内涵建设上具有较高的品质。如笔者所在的职业院校是“国示范”学校、省首批“领航”学校、省现代化职业学校,凭借良好的办学声誉成为区域名校。建筑专业群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为省现代化专业群,多个专业为省名牌专业,历年培养的建筑类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
并不是所有的专业群或二级系部都适合组建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的组建一定遵循“强强联合”的市场原则,做到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把专业建在产业链、需求链上,这需要做好三个对应:1.专业与产业对应,对现有专业进行产业化改造,做到专业群中的每个专业有效对应产业集群中的某一个产业;2.专业与需求对应,准确把握产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产业需求调控专业规模和专业方向;3.专业与产业发展趋势对应,敏锐观察、科学研判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前瞻性地做好专业调整。比如,随着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兴起,建筑产业的用工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在专业设置或专业方向上及时作出调整。
二是人才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将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学校高质量人才供给有机结合,将企业技术升级、工艺革新等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与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过程结合起来,将企业的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职业院校通过对现有专业的产业化改造,使之成为与区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的专业群,再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需求和关键技术,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形成共建共享、稳定持续的合作模式。以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链的方式实现学科与专业的重构与优化,以围绕创新链优化人才链的方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革新与超越,最大限度地激发产业学院的办学活力和教学效能,使校企之间的合作从原先的点状分布升级为全面融合,从原先的“相敬如宾”发展为“共同主人”,这种合作并不是简单的利益之合,更多的是理念之合、责任之合、发展之合、命运之合,这也为产业学院组建后的优质高效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通过“三管”齐下实现“四个”转变
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下,产业学院的组建要摆脱简单利益之合的束缚,尤其是要摆脱所有制结构、产权关系等相对敏感问题的困扰,离不开校企双方的大视野、大格局,离不开双方高度信任、彼此尊重、良性互动和前期的愉快合作,离不开契约精神和规则约定,这需要在组建产业学院时做到“三管”齐下:
1.畅通“管道”。组建好产业学院各层级机构,如理事会、监事会、学院领导层、专业教学团队等,建立相应的议事协调机制,畅通各层级的沟通、交流管道。产业学院是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契约集合,是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双方共同确定契约的基本精神、原则、愿景,只要方向明确、目标一致、利益交融、管道畅通,就为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规则“管控”。任何机构的组建与运作都离不开相应的规则,如决策规则、管理规则、教学规则、实习实训规则、资金使用规则等,这些规则源于校企双方原有规则的优化融合,源于新建机构的协商约定,是产业学院全体人员日常办学和教学行为的基本遵循,规则“管控”是产业学院管理的基本准则。
3.企业化管理。产业学院应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晴雨表”,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学校落地的实验区,这就需要产业学院摒弃原有的行政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保持对产业和市场敏锐的洞察,只要市场和产业一有“风吹草动”,产业学院就能快速响应,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学习形式等方面“闻风而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重成本、效率、质量等核心要素,完成对产业学院的企业化管理改造。
产业学院的组建旨在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转变治理体制,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组建产业学院,改变学校单一主体办学的局面,使校企联合办学成为常态。改变行政化的垂直管理模式,引入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形成理事会顶层设计、学院管理层决策实施、相关团队分工负责、监事会督导评估的运行形态。
二是转变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全方位融合。企业作为学院的办学和权利主体,全面、全程参与学院的建设与管理,拥有广泛的发言权和决策权,真正成为学院的主人而不是客人。
三是转变教学形态,实现以生产性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教学组织架构。工学交替、现场学习、现代学徒制等成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实践对接,新工艺、新技术、新专利等有机融入教学,学生在真实项目、真实场景中学做思悟。
四是转变师生身份,实现角色的重新认同。教师转变为教员,具有教师、师傅、员工等多种身份,不仅负责知识的传授、现场的指导,而且还可能与学生一起从事生产实践操作。学生转变为学员,具有学生、学徒、准员工等多重身份,这种身份转变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贯穿整个学段,正是在这种长期的产业文化浸润下,师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身份认同。
产业学院的组建对职业院校办学的意义在于职业院校办学的“树突”与产业发展的“轴突”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专业兴衰系于产业、围绕产业链建设专业群,以产业链和专业群为基础建设产业学院将使职业教育看得更远,从单个产业看到整个产业链,从当下的产业链看到未来的产业链;将使职业教育看得更细,可以现场感应企业生产、运行、技术革新的脉搏,深入体察企业的工艺、流程、产品规格,可以切实地体验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将使职业教育看得更真,真实地感知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真切地领会校企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三、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运作模式
(一)“一站式”运作
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载体,各地、各职业院校也探索出一些各具特点的运作方式。《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提出,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职业院校要服务好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应该以产业化的方式运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所谓产业化即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也就是以产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学院为载体,通过全过程育人和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这种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在产业学院的现实办学实践中往往演变为“一站式”运作,也就是校企双方依托产业学院完成从招生到就业的全过程链托管。
产业学院虽然不具法人资格,但产业学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行实业,畅通的校企各层级交流、沟通“管道”,为“一站式”运作提供了条件。以中南建筑产业学院为例,围绕学生学习主轴,其“一站式”运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空间“一站式”。将学生的学习空间“锁定”在产业园区,一是合作企业建在产业园区,二是产业学院设立在企业内,三是各类实训设施设备、场地都安置在企业内,这样除了一些确需在建筑施工现场的项目式学习外,学生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在建筑产业园区内,学生在完全产业化的学习空间中耳濡目染,可以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习到工作的情境迁移。
第二,学习支持“一站式”。从学生入校开始,学院就进行师徒互选、确定合作小组,确保每个合作小组的导师都是固定的,这样就使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有较为精准的服务对象,师傅为每个学生的过程学习提供“一站式”跟踪服务,将现代学徒制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第三,学习过程“一站式”。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被记录。这种记录不仅体现在考勤、测试这些显性的数据上,也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习活动等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一个个微型项目及一张张微型项目合格证书上。学生和师傅都是数据的记录者和挖掘者,通过导出“一表式数据”使学习过程全息呈现。
产业学院对每个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了“一站式”设计,这种设计不同于通常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不局限于各类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多地给予每个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实践锻炼机会,给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专业发展通道。“一站式”设计既为产业学院的“一站式”运行奠定了基础,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产业学院进一步缩小管理单元,将通常以班级为单元的管理调整为以小组、项目为单元的管理,将学科课程调整为项目课程,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融入到项目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在项目中承担相应的角色,从而将产业学院的“一站式”运行解构为一个又一个项目的连续性运行。
(二)“一体化”运作
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双方利益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能够精准把脉企业和产业需求,让市场在产业学院的专业设置、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所有制结构改革遭遇阻碍、产权无法完全明晰的情况下,在校企双方不同的治理结构、管理制度、运作模式下,建立起共同育人、合作研究、资源共享和创新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技术联合体,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运作样态。所谓“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相互独立的主权实体通过某种方式逐步在同一体系下彼此包容,相互合作。产业学院的“一体化”运作主要以专业群为支撑,通过专业群建设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训基地与企业现场等的有效对接,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起功能与目标高度一致的组织结构。
以中南建筑产业学院为例,其“一体化”运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一体化。根据产业需求重新编制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做到教师一体化。除基础课教师外,不再有专业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课教师以及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的区别,在保留各自人员性质的前提下建立“全科”教师概念。课程一体化方面,重新修订课标标准和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将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统一融合为项目课程。教室一体化方面,将理论教室与实训场所融为理实一体的车间、厂房。学习一体化方面,做到生产与学习有机结合,将企业生产岗位转化为适合的“学习性岗位”,将企业生产产品转化为适用的“学习性项目”,将企业生产任务转化为适切的“学习性任务”。
二是资源一体化。除了产业学院新建的教学与实训资源外,企业的生产性资源、设施设备,学校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建筑产业园区的相关硬件等都作为产业学院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供产业学院统一调配使用。
三是管理一体化。建立统一的学院管理组织架构,企业和学校不参与学院的日常管理,产业学院作为一个独立运行的实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统一制订学院的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以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改进模型作为基本管理骨架,以学院OA系统为统一管理平台,形成能够有效运行的单一集约化的管理体系。四是质量监控一体化。建立一体化质量监测系统,包括目标、过程、评价、反馈等功能,通过全方位的信息采集、对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数据分析,确立人才培养质量预警机制。
中南建筑产业学院的“一体化”运作是在兼顾校企双方利益基础上,摆脱校企双方对学院日常办学行为的可能干扰,形成事实上的办学实体,使学院既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又遵循企业规则运行,既保持通常办学的严肃性、系统性,避免教学可能的随意性、短视化,又彰显办学的灵活性、开放性,使教学对产业的风云变幻能迅速作出反应。因此这种“一体化”运作是一个包含顶层设计、制度配套、系统实施、过程监控等在内的完整操作系统。指引这个操作系统的始终是人才培养质量,贯穿其中的始终是效率和效益。
产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的新形态和新载体,在建设和实践过程中必然面临体制、机制、认识、利益等的制约和束缚。只有政校行企各方始终不忘“为了每个学生的高品质发展”这一初心,牢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使命,才有可能探索出各具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之路。
来源:《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