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禾 李峻: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3日来源:《高等职业教育探索》作者:于禾 李峻

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具有什么特征。实践中,不同的领域或者事物的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是有差异的,但是,高质量发展一定与传统的发展有所不同。就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具有鲜明的类型特色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不是普通教育的补充性教育,不是专门满足无法接受普通教育的学习者学习需求的教育类型,而是在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中具有特殊功能的一种教育,是可供学习者选择的多种教育路径中的一种。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撑,已全面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职业教育逐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教育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百万扩招”背景下,生源更加复杂,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接产业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需要。同时,应打造具有鲜明类型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成系统的高等教育类型和层次体系,从而形成真正有特色和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具有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种在相关制度、体制的制约与引导下,将实现服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服务学生健康成长结合起来的教育培训体系,其构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力。当前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运行”为标志,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贯通的职业学校体系,健全普职融通、产教融通、校企融通、学历教育与培训融通、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融通等横向融通的制度体系。将教育与社会相融合,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性支持,为职教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撑条件就是要把职业教育规模扩张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实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为职业教育增值赋能。

三、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高职教育特殊的类型属性决定了产教融合是其改革办学模式、提升服务贡献能力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将拥有的两种不同教育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将“产”和“教”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充分融合,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探索出的一种新型办学途径和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不仅是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促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解决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推动产业和就业良性循环的需要。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促使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结构相应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结构上做出相应调整。高职院校与企业融合,不仅体现在实习实训等教育实践方面,更要促使相关高职院校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邀请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中,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服务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从而提高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教学设计的岗位适应性,解决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脱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等难题。

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反映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经济的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伴随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产业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形式的转变,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诉求。高职院校由于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具有与产业、企业紧密结合的天然优势,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理应更多地为产业、企业提供支持,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为本地区企业提供技术挖掘、工艺改善、职工技能培训等社会服务,为企业生产提速增效,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另外,高职“百万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大众化的重要一步,是在职业教育领域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重大举措,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提高职教覆盖面,着力打造一批优秀职业教育培训组织,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缩小受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来源:节选自《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年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