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卿 余静: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作者:李梦卿 余静

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

在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现代化发展背景下,为应对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迫切需求,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开展“技能中国行动”是水到渠成、应运而生的战略举措。只有努力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才能更好地推动技能人才工作纵深化发展,发挥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需要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新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4.0”等战略计划的提出,我国的产业结构急需进行升级与优化,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20193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要“在全面提高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一批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双高计划”同时提出要“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政策表明现在对于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而我国现阶段存在校企资源分配不合理,权责不明的问题,产教融合的深化进展缓慢。同时,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底我国高技能人才为4 791万人,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9.03%,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平均40%的占比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素质高水平技能人才缺乏的现状也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基于此,人社部“技能中国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该方案致力于打破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壁垒,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技能”置于国家发展的高度上,纳入人才培养战略,强调行业企业等各个领域对“技能”的重视,加强不同组织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方案,有利于为技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有助于激发学校与企业推进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推动校企提升自主协调能力,优化资源配置与权责分配制度,将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目标和纽带,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将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新模式成作为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切入点,既能够为产业迈向中高端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同时能够协助区域的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利用的高效。

(二)弘扬工匠精神,彰显新时代职教特色需要树立“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新理念

工匠是指具有某种手艺专长或从事实用专业技术的人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将工匠精神纳入民族精神中去。正源于此,人社部“技能中国行动”方案提出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技能中国行、‘迎世赛,点亮技能之光’、中华绝技等宣传活动,讲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故事,传播技能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以历史文化为积淀,以时代精神为传承的一项系统工程,“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方案皆为培育以工匠精神为价值追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内在动力,通过营造“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根植“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激发劳动者内化工匠精神的品质,把握工匠精神的人文内涵,转变消极倦怠的工作态度,打造爱岗敬业、拼搏奋进的劳动者形象,展现大国风采。树立“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新理念,有利于为弘扬工匠精神,彰显新时代职教特色创造优质环境,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设国际标准,引领技能国际化发展需要展现“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和“技能中国行动”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贺信中提出,“世界需要标准协同发展,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国际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是全球治理体系和经贸合作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各个国家国际化发展的规范与准则。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中国,理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国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制定。同时,基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互联互通加强,引发了我国对于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充分肯定了国际化人才在推动我国战略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国际化技能人才的短缺则成为阻碍我国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需立足实际发展现状,主动对接国际标准,理清国际化发展脉络,明确国际化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向。因此,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必须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加强技能领域的国际交流,积极谋求国际间的“技能合作”,为各国技能人才交流互动构建新的平台,重视推进技能人才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内涵建设,开拓技能人才的发展领域与国际视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教育事务,编制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发出中国职业教育声音,贡献中国职业教育智慧。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有利于树立国际化发展理念,促进技能国际化发展常态化,培养多元化国际技能人才,提升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

技能型社会建设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前提,以打造能力建设体系为抓手,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其旨在实现的新常态、新标准、新发展的愿景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耦合,彰显了新时代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和时代风尚。

(一)构建区域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新常态

2019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在全国统筹开展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在五年内全国试点建设5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城市,打造形成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培育1万家以上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发挥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显著性服务作用。产教融合的战略性举措是针对多元利益主体展开,旨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推进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多元主体之间相互协同和相互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起点基于区域内行业、企业与学校之间协作与统筹工作,将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作为支撑改革机制发展新引擎,而如何促进区域内不同组织主体合作构建育人机制,并使其发挥效用是打造区域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本质问题。

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推进“技能中国行动”,是新时代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着力点,与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基本内涵保持高度同一性。实施“技能强企”行动是人社部“技能中国行动”方案的主要任务之一,其目的就是要“推动企校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上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面临当前人才与技能短缺的现实困境,在符合技能内涵发展的前提下,探索区域产业升级与技能难题破解策略,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一方面,可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教融合经验,剖析“产”与“教”及其融合机制的运行方式,探讨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关系问题,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引导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发挥各个主体在育人机制中的作用与功能,打破传统静态的标准建设理念,尝试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契合的角度来探索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从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探讨标准建设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形成以点带面,由浅至深的渗透式发展格局,凸显“区域”特性,产教融合的区域性特征使得校企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具可行性与必要性,助推人才资源、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和谐环境。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只有明确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实现方向,在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践中注重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促进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实质性落实,才能培养出具备高水平创新型的技能人才,进而推动区域性产教融合模式常态化发展。

(二)打造德技并修能力建设体系新标准

201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强调要大力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技能中国行动”方案提出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明确了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能力建设是对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要求,是对技能中“能”的本质解读与内在剖析。然而在能力建设的落实上难以避免产生“能力本位论”“唯学历论”等极端倾向以及目标定位过高、标准模糊不清的状况。当前我国能力建设面临推进工作瓶颈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固化的现状,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理应立足国家发展战略,推进能力建设体系完善与发展。基于当前经济社会与市场需求现状,更有必要推进以“能力为重,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目标,打造能力建设体系新标准。

把握德技并修的基本内涵,厘清德育与教育的内在关系是发展人才培养战略的前提。“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坚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努力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这些对职业教育的批示,充分展现了李克强总理对未来技能人才培养的期望。以德为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以技能为重,打造创新型实用人才,是造就具备高尚品德的高水平技能人才的根本路径。将德育纳入能力建设中,将工匠精神渗透技能理念中,发挥德育与技能教育两条主线双向建设作用,推进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可持续性。技能型社会建设要肩负起培养德技并修、敬业乐群、精益求精的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为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设置能力建设体系新标准,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规范化是打造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力建设依托政策与环境的支持,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能力建设理应常态化发展,推进能力建设具体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将“能力”置于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位置,遵循能力导向原则,有序化组织各个要素发展进程,统一协调能力发展目标路径,避免出现“好高骛远”的目标定位问题,注重能力体系标准化建设。技能型社会建设只有明确“能力导向”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地位,树立“能力为重,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能力建设开展的具体措施,才能发挥出能力体系的总体效能,从而构建出德技并修能力建设体系新标准。

(三)推动经济转型的内生增长新发展

保罗·罗默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主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是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而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与人力资本的积累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投放生产要素来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型经济向依靠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提高的集约型经济转变,而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高新技术探索、实践、完善以及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契合,人社部“技能中国行动”方案提出的“支持技能人才创业创新”的主张,通过把握经济发展动态,唤起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有利于扩大人力资本存量,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素质与质量,将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作为建设的目标导向。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也是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创新”放到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展战略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势态,不仅有利于激发民族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动力,点燃国家、企业、个人的发展与创新动力,而且更有利于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注入生命活力。创新引领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内生动力,形成创新、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把握各要素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其常态化发展,打造优势经济生态圈是发展经济的有效路径。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性定位,为人力资本存量的扩充创造了条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个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人们的生产思路,引起了国家对于人力资本的重视且加大了投入的力度。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倡导将“技能”渗透产业、行业、教育、生活、社会各个领域,铸造多元化技能人才,有利于扩大人力资本的来源,突破传统专业化人才培养场所的限制,拓宽与丰富人才培养发展的路径。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作为促进经济转型的内生增长动力,在技能型社会建设中将会得到更好发展,技能型社会的建设要以追求经济发展的更高站位为价值目标,促进创新驱动和技术进步,推动经济转型内生增长的新发展。

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施路径

科学的实施路径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基本保证。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须在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的前提下,以产业、生活、文化领域为主要着力点,将构建多元合作命运共同体、广泛推进技能教育与培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重要发展路径,更有助于技能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技能渗入产业,构建多元合作命运共同体

随着产业的不断革新,产业链中的分工与合作不断细化,人才独特的技能优势日益得到重视。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与动力,需要具备技能优势的人力支撑,打造一支能独当一面、有团队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是支撑产业革新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技能教育与培训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与推进,发挥各行业、企业、学校、政府等多元力量,构建合作命运共同体。

第一,提升人才技能优势,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在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的局势下,将技能渗透到产业中,建设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是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纳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这一政策对产业工人队伍进行了明确定位,国家要将产业工人的技能发展作为基础性工作予以展开,通过完善相关产业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明确分类产业工人技能发展类型,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产业工人待遇与社会地位,充分调动产业工人自我提升技能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产业工人整体力量,促进原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新兴技术产业的产生。

第二,整合技能资源,建立多元合作命运共同体。资源整合理论源于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是指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与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技能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技能资源也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的结合与共通得以整合。产业链与教育链往往是不可分割的,2019年,旨在推动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双高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与行业领先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就业创业、文化传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是现代校企合作健康发展的生命线,学校与企业追求共同价值目标,搭建统一合作学习平台,为整合技能资源提供了有利环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发挥政府、行会等多元组织的协调作用,有利于汇集优质技能资源,合力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发展。

(二)技能渗入生活,推进技能教育和职业培训实用化、常态化

生存论的代表人物基尔凯郭尔认为:“真正的存在就是个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基于主观性而生成的自我参与、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生存论的核心就是为了探寻人的存在方式,让技能融入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和引导个人追寻生命意义与价值渴望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诉求。为此,培养个人掌握生活技能,推进生活技能培训组织落实,引领个体关注生活价值,回归本真生活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必经之路。

第一,培养个体掌握生活技能,积极应对生活危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个体所应具有的十种基本的心理社会能力称为“生活技能”,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能力、同理能力、有效的交流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处理情绪问题能力、缓解压力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生活技能的培训不只是技能本身,还包括个体应对日常生活的挑战的态度以及解决生活危机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社会有必要帮助个体形成对生活的正确认知,基于个体生活现状开展生活技能教育,挖掘个体的内在个性,培养其对于未来生活的信心与应对生活困境的勇气,为个体掌握融入生活的技能、形成积极人格创造条件,以造就出彩的人生。

第二,强化技能教育与培训,建立生活技能培训组织。维果茨基的内化理论认为,内化是个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环境之间交互的形成,个体心理机能的重塑是一个从外至内,最终改造内部心理机能的过程。探索技能融入生活的渗透方式,必须要从外部活动出发,通过建立生活技能培训组织,实质性落实生活技能推进工作,让个体接收到外部环境的熏陶,改变传统对于生活中技能存在的忽视态度,加强每个人对于生活化技能内涵的认同,自觉内化其技能价值。为了实现“技能生活化”战略目标,国家要建立技能培训专门管理组织,丰富技能培训的种类,注重实用化生活技能的输出,建立健全技能工作常态长效机制,打造生活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个体应对生活的能力差异与在生活中提出的能力需求,为个体提供多样化技能培训途径。

第三,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探寻生活本真与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任研究员戴维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个人或诸集团为了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通过个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一种人性的、社会的、职业的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及生活领域,以带来启发及向上为目的,并包括全部的正规的、非正规的及不正规的学习在内的,一种综合和统一的理念。终身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体在漫长的人生中寻求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而现阶段教育的发展进程与此理念相违背,个体更加关注教育的社会价值,寻求自身对于社会的适应性而不是发掘个性。让技能渗透生活,将终身教育理念根植到个人生活的土壤中,促使个体关注当下自身生活与发展的内在价值与意义,寻求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从“抽象之人”转变成“具体之人”,是技能型社会建设内涵的深刻意蕴。倡导终身教育理念,是为了延续个人经历教育、感受生活的历程,要将技能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崇生活技能教育,让个体摒弃功利化的外界干扰,在实践中探索生活的本真与价值,感受个体存在的意义,在与外界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追求。

(三)技能渗入文化,推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

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造就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浸染着先辈自强不息的追求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让技能渗透文化,在教育育人的过程中厚植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从而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价值追求。

第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强大精神力量。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精益求精、追求极致、道技合一是古代工匠文化的深厚底蕴,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举三得”的丁谓,他们无一不是对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古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专攻术业,不问行业贫富贵贱凸显出劳动精神的内在价值;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倡导“敬业乐群”“有业者爱业”,鼓舞广大劳动者热爱自己的职业,积极创新,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是劳模精神的价值体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求精尚巧的品质追求,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都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将技能融入文化中,促进劳动者的技能自觉性形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提供精神驱动力。

第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建设技能文化强国。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而工业文化是融汇在国家工业“硬实力”中的文化软实力。长期以来,我国在工业发展历程中蕴含有“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深刻的工业文化内涵,为我国工业发展注入了无限的前进动力。中国欲实现打造世界一流工业强国的目标,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与我国打造工业强国、加强工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高度契合。技能型社会建设,需要抓住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的核心要义,以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为依托,重视发挥时代精神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在工业发展中寻求新突破,打破阻碍技能与文化相融合的观念壁垒,建设技能文化强国,真正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加快构建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第三,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发展制度,推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建设。健全的制度是落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对于精神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了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实质性落实,明确精神文化建设方向,制定健全的法律予以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国必须要加紧相关政策的制定,积极推进建设教育法律法规的完善,明确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完善与劳动者相关的政策法规,完善精神领袖与榜样奖励机制,激发劳动者形成积极的技能学习与创新意识,鼓励劳动者自我提升与发展,以激励更多优秀技能人才涌现出来。

结束语

加强技能型社会建设,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方案,不仅是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全面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构建“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将为我国变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技能型社会建设,大力提升国民技能素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24期,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引用本文请标注:李梦卿,余静.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4):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