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设具有浙江特色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教体系,通过提质培优,完善自身形态结构,提升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深化职教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在学科设置上,可考虑实施“1+N”融合发展模式,“1”是对接乡村主导产业的主导专业,“N”是与主导产业关联的若干专业,按照“产业群—职业群—专业群”的产业与教育耦合逻辑组建高水平专业群。着力在茶叶、柑橘、蚕桑等精品农产品和浙系特产上做强做优,在电商助农、发展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上加大探索,在推动乡村旅游和村庄提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上多出成果,在乡村传统技艺传承等方面打造品牌。在培养方式上,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探索形成“学校+企业+乡村”合作育人模式,开发“项目+创新+创业”行动育人载体,延展“校园+庭园+田园”联动育人课堂,培养有知识、善管理、懂经营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完善制度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普惠性。新《职业教育法》规定,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贯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要加快推进中高职、中本一体化,扩大长学制人才培养规模,打通职教升学“断头路”,完善“人人都能出彩”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规范。职业院校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打造“浙派工匠”,涵盖农民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在职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等环节,实现教育的普惠性和公益性。特别是要依托专业优势,为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获得高水平技术技能和更高学历教育的机会,为新型职业农民、农村退役军人和新成长劳动力等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帮助低收入农民群体提升就业、创业的能力,拓展其增收渠道,助力实现“扩中”“提低”目标。
优化办学布局,增强职业教育的协调性。职业教育的协调性,包括内部要素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特色、整合资源要素,促进对乡村急需领域的职业教育供给。对山区26县等职业教育后发地区,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开展“一县一策”帮扶,加快职教布局。加强农村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学校,支持高水平涉农高职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采取校企合作、政府划拨、资源整合等方式建设一批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城乡、院校、校地之间联动发展、协作帮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打破职业教育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全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协调发展。
结合科技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的创新性。职业教育具备丰富坚实的创新基础和潜在的科技创新内在活力。职教科技助农首先要结合农村对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不断探索分门别类的教学和培训模式,变革“1+X”职业证书体系,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培育现代农民。此外,要积极构建职业院校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用专业知识服务农业科技创新。当前特别要聚焦数字变革,把数字化改革贯穿到乡村振兴全过程各领域,以“浙农”系列数字应用为切入口,创新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依托“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中放大和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
作者:吴敏启,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信息来源: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