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是推进虚拟仿真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技术技能实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举措,需要坚持共商、共建、共用,以技术革新赋能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共商,更多视角谋划
职业院校谋划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须妥善处理好远近、虚实、供需等三对关系。
一要处理好远和近的关系。谋划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既要着眼长远,也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要求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明确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谁能因势而谋、顺势而为,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未来。因此,职业院校要准确把握、前瞻预判未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趋势,在“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通盘考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立足当下要求客观评估院校基础,稳步推进,坚持“成熟先上、分步实施”的科学策略,区分各专业课程的特点,科学评估必要性和可行性,不盲目冒进、不贪大求全。
二要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谋划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既要以虚助实,也要以实助虚。以虚助实要求紧扣实训主线,以虚拟仿真技术助力职业院校技能教学。以实助虚要求紧盯育人主题,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引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现实目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再造,服务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三要处理好供和需的关系。谋划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既要以需导供,也要以供保需。以需导供要求根据先进行业企业岗位技能新需求,搭建具有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智能性的轻量化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满足师生实训教学需要。以供保需要求以丰富的供应满足多样的需求,吸收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标准,持续推进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建设,为师生提供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虚拟仿真实训服务。
坚持共建,更多主体推进
虚拟仿真技术是集成人工智能、网络、传感、显示等最新科技成果的综合技术,对多元协作的要求非常高。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不能单打独斗,而要坚持校企、校校、校本合作,协调联动、凝聚合力。
一要坚持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也是独特优势。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要发挥好这一优势,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资金方面,积极探索混合式、共建式、赞助式经费筹措形式,聚集合作企业资金。技术方面,由职业院校撰写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发方案和脚本,委托合作企业开发,弥补职业院校技术储备不足、不全、不够的问题。人才方面,积极探索顾问指导、兼职引进、合作引进、客座特聘等柔性引进人才机制,借力合作企业,培育壮大职业院校虚拟仿真教师队伍。
二要坚持校校合作。校校合作既是职业院校的展示之窗,也是学习之桥。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要积极与普通高校、优秀职业院校、普通中学合作。与普通高校合作,重点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虚拟仿真技术和资源等领域,发挥普通高校在学习者理论素养提升方面的优势,增强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的理论深度。与优秀职业院校合作,重点在理念经验、技能实训、虚拟仿真技术和应用等领域,学习优秀职业院校在学习者技术技能素养提升方面的典型案例和特色经验,提高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的实践深度。与普通中学合作,重点在职业启蒙、技术习得、分段培养等领域,有针对性地布局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服务学习者不同阶段技术技能提升需要,扩大受众覆盖面。
三要坚持校本合作。校本合作既是职业院校的发展所需,也是使命使然。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工作中,要统筹调度院校内部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的力量,突出校本协力。要注重跨二级学院整合师资力量、实训设备等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攻坚。二级学院与职能部门之间要统一规划、统筹推进,消除建设中的政策和流程障碍。专业与专业之间,要深度分析现有专业与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的高密点、交叉点,跨专业统合现有力量,盘活现有资源。
坚持共享,更多维度应用
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价值跟使用频率成正比。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要坚持开放共享、应用为王的理念,从自用、他用、多用等方面,持续丰富多维度、多视角、多功能的应用场景。
一要聚焦多功能,服务“自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目的在于支撑本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服务教师用,紧扣实训课堂准备、课中实施、课后练习、测评分析等全流程,助力教师自主编辑场景、资源属性、脚本和事件,快速创作AVR课件及多形态教学内容。服务学生用,搭建虚拟仿真学习终端,开发更便捷、更智能、更个性的搜索引擎,提供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精准推送服务。服务管理用,搭建虚拟仿真资源管理与共享系统,加强管理数据的全方位采集、全过程汇总、全链条分析和全口径挖掘,支撑科学决策。服务评价用,搭建虚拟仿真实训管理系统,实现对师生实训形成性、过程性的科学评价。
二要聚焦多领域,支持“他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除了服务本校外,还应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或预留接口等形式,外向提供更多服务。支持企业用,规划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资源,支持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学习条件的企业员工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的技能学习提升。支持其他学校使用,进一步密切校校合作,丰富集团化办学内容。支持其他专业用,以共享优质实训教学资源为核心,推进虚拟仿真实训资源跨专业应用。支持社会使用,面向大众开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资源,持续增强影响力、引领力。
三要聚焦多场景,鼓励“多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既要紧扣实训的主线,又不能局限于实训,应积极拓展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鼓励培训用,发挥虚拟仿真实训技术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可重复、可观摩、可再现等优势,提升各类培训效果。鼓励考评用,在职业院校招生考试技能等级评定和技能竞赛等场景中,发挥虚拟仿真实训技术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优势,增强考评竞赛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鼓励科研用,探索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提升实验教学质量。鼓励科普用,结合职业教育活动周、校园开放日、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向社会公众开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展示职业院校内涵质量、提升职业院校品牌形象。
作者:刘仁有,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7日07版